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是县级别的考试,考中后称“秀才”。乡试是地方和上省级别的考试,及格者称“举人”。会试是全国级别的考试,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考中后称“贡士”。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科举考试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其亩地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考试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2gaosan.com 【爱高三】皖ICP备18021724号-6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