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
录取规则:
1.男女生比例要求:不限。
2.外语语种要求:不限,入学后公共外语统一为英语。
3.身体健康要求: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标准。其中《酒店管理》和《空中乘务》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不招收口吃、听力受限考生;《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不招收色盲的考生。
4.普通文理考生录取顺序:对实行“顺序志愿”填报的省(市、区),我校按考生填报的学校志愿优先的原则,按投档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符合条件的上线考生;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则录取非第一志愿的上线考生,直至招生计划完成。对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省(市、区),我校按相关省(市、区)的规定执行。
艺术(美术)类考生录取顺序:重庆市考生文化、专业双上线后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在其他招生省份的艺术(美术)类考生录取规则按各省级招办规定为准。
5.对进档普通文理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安排专业;投档分数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科目成绩,从高到低安排专业。对报考的专业计划已满且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学校将在缺额的专业中进行安排;对报考的专业计划已满且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作退档处理。
对进档艺术(美术)类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双上线后,按专业成绩优先原则安排专业;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安排专业。
对内蒙古考生的专业录取实行专业志愿清的录取原则。
6.我校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招收的学生入学一年后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专业分流。机械设计制造类(含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汽车制造类(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自动化类(含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类(含应用电子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类(含软件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艺术设计类(含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航空运输类(含空中乘务、航空物流专业);旅游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化工技术类(含工业分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药品制造类(含药品生成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7.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以下两个:会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批准书编号PDE50CA3A20160902N,专业代码630302H;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批准书编号PDE50CA3A20150875N,专业代码560101H。上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只招收填报了相应专业志愿的考生,具体招生代码、招生计划、录取批次最终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8.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无。
9.对非第一志愿考生有无分数级差要求:无。
10.加降分要求:对于报考我校且符合国家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加分和降分条件的进档考生,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总成绩降序排列,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广告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智能建造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机电设备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电设备类 |
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科) | 装备制造 | 轨道装备类 |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药品质量与安全(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航空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智能焊接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室内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智能控制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分析检验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金融科技应用(专科) | 财经商贸 | 金融类 |
药品生物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生物技术类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药品生产技术(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应用电子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汽车电子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工业设计(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数控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关务与外贸服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空中乘务(专科) | 交通运输 | 航空运输类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重庆机器制造学校,1956年由原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创建;2000年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和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获批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整体搬迁入住渝北空港;2019年获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B档)。学校共有渝北空港校区、南川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732.42亩,建筑面积55.3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图书235.79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34719.92万元。设有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通识教育学院(体育工作部)11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开设55个专业。
学校办学成效显著,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高水平学校(B档)建设单位,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并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育人成效50强”等6个“50强”荣誉称号。《2022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学校荣获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服务贡献60所典型院校。
办学理念先进。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顶天立地”的重工精神和“工成于思,业精于勤”的校训,坚持“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党建领校、专业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文化铸校、开放活校、基建固校、依法治校”八大工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区位优势明显。党中央对重庆实施“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发挥好支撑、带动、示范“三个作用”。作为直辖市的重庆,是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正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位于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腹地,地处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紧邻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空港工业园、龙兴工业园、水土工业园区,产教融合、科教并进的背景极为深厚,学校区位优势明显。
党建引领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学校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连续8年在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均获评为优秀,并获全市嘉奖。近五年,先后在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中,建成全国(培育)样板支部3个,标杆院系1个;获批重庆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单位,建成重庆市(培育)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8个,获评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党建带团建群建成效明显,学校团委获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生会当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届委员会委员团体(重庆市唯一入选的高等职业院校),12个职工小家获评为重庆市“先进职工小家”。
专业建设一流。学校面向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关键领域,凸显产业支撑型专业特征,构建了以服务重庆亿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发展体系。现有国家双高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专业5个,央财支持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7个,市级双高专业群2个,市级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专业能力提升项目)3个,市级骨干专业11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6个。
育人成效显著。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个育人”为基础,抓牢抓实“三全育人”工作。学校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试点单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近千名毕业生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空成都飞机有限公司等全国顶尖级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30余名毕业生作为企业技术代表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服务。学生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139项(一等奖24项),中国技能大赛奖9项(一等奖3项),人社部国家级一类赛事奖18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4项(一等奖2项);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获奖3项;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1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竞赛奖17项(一等奖8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一等奖12项。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学生组)20强5人,其中前五2人。“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2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6人。
名师巧匠辈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育打造一大批杰出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现有教职员工11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人才4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83.08% ,“双师型”专任专业课教师占比92%。 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4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教学团队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第五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巴渝特级技师”、市级英才计划教学名师、技术能手、高校巴渝学者、最美巴渝学者、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00余人。
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发展主线,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及其他奖项16项;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3门、在线精品课程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市级在线精品课程及一流课程53门;荣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两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1本;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8项;荣获中国技能大赛奖9项;荣获人社部国家级一类赛奖14项;12名教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名教师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现建有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15个,省级实验实训基地35个,校内实训室217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237个,为学生成长积极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科研创新水平高。学校深入推动科研与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依托校内建有的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模具制造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12个市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平台,为中国航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长安工业集团等市内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近百项,为企业年增产2000万元以上,年度成果转移转化收入超过2000万元。建有教育部协同创新平台2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个,市级创新团队(群体)2个,校级科技创新平台14个;获批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1个;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和发明奖5项,重庆市教育研究成果奖6项;立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00余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文章1300余篇;累计获国家专利授权2291件(发明专利500余件)。
培训服务卓越。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是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3-2025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首批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和重庆市首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近五年,社会服务年均到账经费近1500万元;年均非学历培训人次数是全日制在校生数的2.64倍。
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是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创新形成“文化引领、‘三匠’育人”核心文化理念,构建形成了完善的工业文化建设体系,全方位发挥育人作用。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劳动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牵头成立全国首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学校是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研究院成员单位、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校是重庆市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重庆市工业文化协会副会长单位。学校获得2021年度全国机械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单位、文化建设创新单位、红色故事宣传推广贡献单位,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入选教育部和全国机械政研会优秀案例。在校内打造“工业文化大观园”,形成“工业文化”品牌,并成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示范基地。学校文化育人建设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特等奖和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劳动教育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国际交流广泛。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实施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加深合作层次,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学校是“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理事长单位,市属公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院校。先后与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院校及企业开展了150多项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师生交流650余人,培养留学生400余人。服务国际产能走出去,联合长安等企业在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老挝建立了3个职教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及熊猫工坊,累积培养境外企业人员1000余人次。组建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研究院,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标准研发,开发并输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资源等20余项,贡献中国职教智慧与方案。
学校是首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学校、全国机械行指委服务型制造专委会主任单位、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营销类专委会、重庆市装备制造行指委、陆海新通道联盟秘书处单位;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域联合体牵头高职院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和联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主任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省市级荣誉近百项。当前正积极在高赋能先进制造业中挑重担做贡献,朝着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阔步前进。
(2025年1月)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2gaosan.com 【爱高三】皖ICP备18021724号-6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