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院招生简章、学院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十八条 考生体检和专业限报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院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复查,凡不符合录取条件或有舞弊行为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一律予以退回。
第十九条 按公布的招生计划,根据各省的志愿设置和投档原则录取。各专业招生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
在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录取时,专业录取时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无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对进档考生,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文化总分,根据各专业计划数,优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安排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若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则在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考生中按与志愿相近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进行调剂,不服从调剂者予以退档。
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录取时,各专业均不提选考科目要求,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文化总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对各专业进档考生依次录取,不再进行专业调剂。学院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考生成绩相同时,按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录取结束,根据有关规定在学院网站公布有关录取信息,考生可在学院网站查询录取结果。
第二十一条 录取到学院的考生根据个人意愿可按各省公安厅、各省教育厅的相关政策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第二十二条 颁发学历证书学校名称为: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
第二十三条 学院专业介绍等详细信息参见招生简章,或登录学院网站了解更多信息。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食品类 |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非金属材料类 |
石油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中医养生保健(专科) | 医药卫生 | 中医药类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统计与会计核算(专科) | 财经商贸 | 统计类 |
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通信类 |
智能控制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分析检验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汽车智能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建筑室内设计(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药品生物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生物技术类 |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音乐表演(专科) | 文化艺术 | 表演艺术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社会工作(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公共事业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通信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数控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空中乘务(专科) | 交通运输 | 航空运输类 |
园林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林业类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山东省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坐落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东营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九曲黄河在这里东流入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实施。广饶是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兵圣孙武的故乡,是传统戏曲——吕剧的发祥地,是全国百强县。
学校占地960多亩,总资产16亿元左右。目前设有信息工程学院、智能装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能源与建筑学院、航空与旅游学院、汽车工程学院7个二级学院,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学前教育等41个专业,面向全国7个省份招生,在校生1.5万余人。
学校秉承“修德树人 知行合一”的校训,狠抓内涵建设,办学质量不断提升。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担任名誉院长,提升专家治学水平。现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以现代化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优势和特色的专业体系,其中:现代化工专业群立项山东省品牌专业群、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立项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6门;主持省级项目9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编写教材、出版专著61部;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19项,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70项;在省级及以上一类赛事中获奖72项,并积极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
学校坚持“开放 合作 创新”的办学思路,一是广泛搭建平台,牵头成立了山东低碳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广饶县产教融合促进会、广饶会计协会、广饶县中华职教社等平台,强化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二是共建学院,先后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泰集团、齐成控股集团、渤海峰源集团、华盛橡胶集团、万声集团等共建了人工智能学院、华泰产业学院、齐成产业学院、渤海峰源商学院、华盛橡胶产业学院、现代服务业产业学院等混合所有制学院;三是共建专业,与北京华航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中兴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山东中启创优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等10余家集团共建专业,引领专业发展方向;四是联合培养,与正和集团、东营威玛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目前,学校在运行产教融合平台27个,参与校企共建单位160余家。与南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一道云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被省工信厅评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与俄罗斯萨马拉国立技术大学、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UCSI)等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 厚德尚能 服务经济 引领社会”的办学宗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华泰集团、齐成控股、威玛装备3家企业成功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二是突出服务本地导向,2022届毕业生在齐成、华泰、威玛等本地企业实习率上升到了76.33%,留用率上升到了40.86%,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三是坚持育训并举,依托良好办学条件以及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等资质,积极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服务,与县直部门单位分别共建了网格学院、农民合作社学院、巾帼学院、退役军人学院、乐安工匠学院、消防培训中心、研学中心等教育培训中心,先进经验做法被省政法委、省妇联等上级部门推广。另外,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三年时间招收培养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企业员工等人员1023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函授教育资质,培养工程造价、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函授学历学生923人。四是助推地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广饶化工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中国晶体协会等科研院所,引进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孙俊良教授等一批领军人才,转化落地“双动力智能硫化机”等一批成果项目。五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依托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定期举办创业报告会、创业沙龙等活动,自2016年成立以来,创业中心累计入驻初创企业180余家,带动创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孵化成功迁出企业10家,中心先后获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六是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县域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开展农业农村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培养现代农民,为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打造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构建了“学院+基地+企业+农特”的电商支农帮扶发展模式。
奋斗新时代,扬帆新征程!秉承“坚韧 奋进 竞先”的精神,学校将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内涵质量建设,推进开放合作办学,加快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活力四射”职业技术大学,自觉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