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小编把上海对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了一些明显的命题规律和趋势。今天,我将基于这些分析,结合时代热点,为考生们预测2025年上海高考可能出现的两个作文题目方向,供考生参考,帮助考生提前做好准备。
预测一:虚拟社交与真实情感的距离
对应题材:网络社交时代,虚拟社交对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的影响及如何平衡虚拟与现实。
写作点拨:以年轻人沉迷社交软件的现状引入,分析虚拟社交的优势,如打破时空限制,扩大社交圈;同时指出其弊端,如情感交流浅层次化,导致现实社交能力退化,甚至引发网络暴力等问题。结合疫情期间线上交流增多但部分人反而感到孤独的案例,论述构建健康社交关系的重要性,强调虚拟社交不能替代真实情感的面对面交流。
预测二:非遗传承人年轻化现象背后的思考
对应题材: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关注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推动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写作点拨:介绍年轻人传承非遗的成功案例,如“90后”苏绣传承人通过直播带货推广传统刺绣,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分析年轻人传承非遗的意义,不仅能延续文化根脉,还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探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资金短缺、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需求脱节等,最后给出解决建议,如加强政策支持、推动非遗与现代设计融合等。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小编以预测二“遗传承人年轻化现象背后的思考”为主题寻找了一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血液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浩如繁星、代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历史车轮进入到新时代,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辈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接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喷壶,以青春之热血浇灌传统文化之花。
传统文化并不远,它就在你我身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传统小吃、逢年过节的文化风俗、目之所及的古建筑及其遗迹、馆藏的书法画卷……然而,许多人对此习以为常,忘却了它们也需要保护和传承。文化能给人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而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当代青年若只做传统文化发展路上的一个驻足者、观望者,而不主动持舵领航、传承并发展,则吾恐文化之脉将日渐消亡,终将不存焉。
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先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传统文化不是花架子,恰如书法的一笔一画、刺绣的一针一线、戏曲的一板一眼,都是作者炉火纯青技艺的外在表现。传承文化,需要我们从基本功练起,从细微处下功夫,从日常生活中钻研。倘若没有深入研究粤剧艺术、发奋练习每寸功夫,李燕怎能做到艺术精湛从而发扬粤剧文化?倘若不是从小钻研雕刻技艺,“阿木爷爷”怎会成为一代匠师而广受佳誉?
诚然,基本功之于传统文化正如水之于鱼,得之腾跃四方,无之寸步难行。“致广大而尽精微”,每一位青年传承者,都应练就过硬本领,既从广大处着眼,又从精微处入手,为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打下牢固的基础。
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应大胆创造“新方略”。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靠因循守旧传承的,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扎扎实实的基本功的加持下承其内核,发展创新。京剧大师梅兰芳勇于创新唱腔与唱法,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水平,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为京剧发展注入了不竭活力。
放眼现代,画卷与舞台相融的《只此青绿》,舞艺与体操结合的“海河大鼓”,古董与万物重组的故宫文创,哪一个不是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的生动例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正待你我继续发掘、创新。
在“基本功”与“新方略”的携手下,传统文化定能在青年热血的浇灌下更添活力,源远流长。青年若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在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画卷中留下专属的精彩印记,个人生命不也能在文化长河中得到永续吗?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新时代新征程,吾辈青年应戮力同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定当义不容辞!
2.2025年574分能考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吗 574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推荐
3.2025吉林物化生529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4.江苏物理类596分能考哪些大学 2025考生稳上的大学名单
5.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分省招生人数及招生专业2025年招生计划参考
6.2025年527分能考药学专业吗 527分药学专业大学推荐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2gaosan.com 【爱高三】皖ICP备18021724号-6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