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咸阳城东楼》译文:当我登上这座高耸的城楼,瞬息间,万里之外的乡愁涌上心头。眼前芦苇与杨柳丛生,宛如江南水边的汀洲。溪边乌云刚刚漂浮在水面,夕阳已沉入楼阁之后,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都是飒飒的风声。昔日的秦汉宫苑,如今一片荒凉。飞鸟落入杂乱的草丛,秋蝉在枯黄的树叶间鸣叫。来来往往的过客啊,无须询问过往的事宜,只有那渭水,依旧一如既往地向东流淌。
《咸阳城东楼》赏析
此诗开篇即紧扣题旨,融情于景。借“蒹葭”这一意象,暗引《诗经》中的诗意,抒发思乡之情。诗人登上咸阳城楼,南望之际,远见烟雾笼罩中的蒹葭与杨柳,宛如江南景致,触动了他远离家乡的愁绪。以“一上”突显情感触发之迅速,“万里”则极言愁绪之广阔,一个“愁”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笔触低沉,景色凄迷,情感自然流露,苍凉而雄浑。
颔联描绘傍晚远眺之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时登楼远望,只见磻溪之上云雾缭绕,暮色渐浓,夕阳缓缓沉入远山,与慈福寺的楼阁相映成趣,仿佛就近在咫尺。而就在此夕照美景初展之际,突然凉风乍起,咸阳西楼瞬间沐浴在凄风之中,预示着一场山雨即将到来。此联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对唐王朝日渐衰落、危机四伏局势的隐喻,形象地传达了诗人“万里愁”的根源。云起日沉,风来雨至,动感鲜明;以“风为雨头”,寓意深刻。此联常被用来形容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氛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颈联则描绘近景,虚实相生:山雨欲来,鸟雀慌忙逃入遍地的绿草,秋蝉在黄叶林间悲鸣。这是诗人眼前的实景。然而,早已消失的“秦苑”和“汉宫”却引发了无尽的联想——曾经的皇家禁苑和深宫,如今已绿草遍地,黄叶满林;只有鸟雀和虫鸣,依旧如故,不识兴亡。历史的变迁、王朝的更替和世事的沧桑,将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实景与虚景交织,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为结尾,情景交融。诗人感慨道:漂泊的旅人啊,无须询问当年秦汉的兴亡之事!我此次来到故国咸阳,连遗址都难以寻觅,唯有那渭水,依旧如昔日般流淌不息。“莫问”二字,并非简单的劝诫之语,而是引人深思之辞。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汲取历史的教训;而一个“流”字,则流露出对颓势难挽的痛惜之情。渭水默默东流的景象中,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感古伤今的悲凉之情,委婉含蓄,令人感慨万分。
4.卖油翁翻译全文
6.书戴嵩画牛翻译
8.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2gaosan.com 【爱高三】皖ICP备18021724号-6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